
注意本篇文章所用的所有金錢單位均為”軟妹幣”。
昨天,速智雲發朋友圈說要 “跑路” 了,所有業務本月 31 號就全停,服務器也都斷電下架。所以最近幾個IDC群都在討論這個話題,我去看了看該企業相關信息,註冊資金1000w,三證齊全。雖然註冊資金不少,但並非實繳,所以沒太大參考意義,三證的話問了相關人員,大概一兩萬左右就能搞下來,所以也不是啥大事兒,也就是說開公司玩IDC門檻也不高,這就導致市面上很多從未聽過的服務商冒出來了。
速智雲解釋說,雲服務器這行當,看著是搞 “雲” 的,好像挺虛的,其實是重資產。就拿服務器來說,按他們的配置,一臺就得一萬多塊。一臺機器能虛擬出大概 50 台,算下來均價不到 69 元。可別覺得這就賺了,還有機位費、帶寬費,均攤下來一臺機器每月得 800 元左右,IP 每個月還要 20 元租金,空著的 IP 也得花錢。他們定價 39 元起,這完全是虧損價,沒足夠大的客戶量根本賺不到錢。
孰真孰假誰也說不清,作為一個局外人來說,現在各行各業都捲,想來IDC圈子分一杯羹,其實也不那麼容易,前期要做足硬體投資(場地租賃、硬體、IP費用等等),同時為了吸引客戶得做不少廣告,同時企業最起碼得堅持三年以上,我覺得才會陸續有客戶用,僅僅只是測試用而已,誰都不敢保證服務商會不會突然跑路(上游機房跑路,或者服務商跑路都有可能),這樣客戶就成了受害者,回過頭說,小廠沒有價格優勢,壓根沒有市場,價格太低雖然有用戶了,但是不掙錢,感覺進入了死衚衕,所以停機跑路似乎是必然結果。
服務器圈子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:老用戶不如狗,作為自身騰訊雲用戶來說,確實是這樣,活動機年付99,正常續費價翻了四倍不止,所以就導致用戶得頻繁換機,遷移等等,我當時用的華為雲就是,最後實在累了,就換到騰訊,機緣巧合下買到了無憂機,永久年付180,對於我這種個人博主來說,完全夠用了,最起碼用起來省心、安心。
當然其它小廠的機子我也用,比如:狐蒂雲,當然我不敢放重要數據在上面,純屬就是玩,他們家賣永久機(理論永久),其實明眼人都知道,壓根不存在什麼永久機,只不過是長期年付而已,當然也取決於服務商後期是否存活,我也只是買來玩玩,畢竟同等配置機子騰訊可就是天價了。
經常玩雲服務器幾乎都知道,一臺機子價格,想找便宜的小廠機子,
就得做好心理準備,要知道:便宜沒好貨,好貨不便宜。